文/陳湧仁 醫師
她在椅子上坐定,緊握著手提包,連開口都顯得小心翼翼。
我正準備問診時,她輕聲說出那句話——
「我不是來看病的,我是來求一口氣。」
那一刻,空氣彷彿停住了。不是因為她說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,而是那句話太真了。
說出這句話的人,通常不是剛開始痛,而是已經撐了很久、喘不過氣來。
我們從小被教導要堅強,要忍耐,要撐過去,但很少有人教我們如何照顧「被壓扁的自己」。
她的症狀其實不明顯——偶爾頭暈,時常淺眠,飯吃得不多,胸口總覺得壓著什麼。做過心電圖,抽過血,甚至連胃鏡也看過,都是「正常」。
但身體從來不會說謊。它只是用最委婉的方式,發出一點訊號,希望你能聽懂。
我請她閉上眼,跟我一起練習「慢慢地、深一點」的呼吸。起初她覺得難,幾次吸氣都像撞到無形的牆。但後來,她突然靜下來了,像是第一次在日常裡,給了自己一點空間。
我慢慢理解,有些人不是找不到病,而是找不到出口。
醫療的開端,有時不是檢查、有時不是處方,而是允許一個人坦白地說出:「我快撐不住了。」
那是非常困難的一步,需要很大的勇氣。
⸻
精神小語|醫語手寫句
如果你感覺自己喘不過氣,
也許不是肺出問題,
是你太久沒有為自己呼吸了。